至于配置方面則不用太過擔心,雖然現(xiàn)在的爆料信息還無法保證 100% 正確,但可以確認的是,三星肯定是將折疊屏手機按照同期 Android 旗艦的目標去設立的。
比如說屏幕的部分,一個是展開后的 7.3 英寸內(nèi)部大屏,分辨率為 1536 x 2152,此時形態(tài)會類似于小型平板電腦。
另一個則是折疊后的 4.58 英寸,分辨率為 840 x 1960,此時它可以像其它智能手機一樣放到口袋里。
芯片方面,該機預計會搭載高通驍龍 855 以及三星自家的 Exynos 9820,同時配備 8+128 的運存/存儲組合(也有消息稱會飆升至 12+512),以及總計三顆攝像頭,除了最傳統(tǒng)的雙攝組合外還有一個超廣角鏡頭。
值得一說的是,既然是折疊屏手機,也就不用再區(qū)分前置和后置了。
電池方面,早前有傳聞稱三星打算往折疊屏手機的左右兩半各放入一塊 3100mAh 電池,這樣便可以為手機提供高達 6200mAh 的電池容量。
但前兩天又有消息源透露,這兩塊電池的實際容量僅為 2200mAh,整機總電量則是 4400mAh,這對于主流智能手機來說自然夠用。
不過考慮到折疊屏手機配備的雙屏幕和展開后的屏幕尺寸,三星理應要以平板電腦級別的功耗,來設計折疊屏手機的電池容量了。
產(chǎn)品是做出來了,但你愿意買來當主力機使用嗎?從現(xiàn)有的消息來看,這款折疊屏手機必然會成為三星今年除 Galaxy S10 以外的又一重點產(chǎn)品。這家巨頭公司沒有跟隨 iPhone X 的劉海和 3D 結構光,也沒有采用國產(chǎn)手機的升降和滑蓋等機械結構,而是將“折疊屏”作為 Galaxy 下一個十年發(fā)展的起點,想必也是有過一番取舍。
然而,盡管折疊屏手機看著十分酷炫,但現(xiàn)在是否值得買回來取代你的主力機,再用上大半年,這又是另一個問題。
▲ 圖片來自:Tech Advisor
我們不妨參考更早的例子,那就是三星曲面屏手機的發(fā)展歷程。
早在 2014 年,三星率先在 Galaxy Note Edge 采用了單邊曲面屏設計,這也是三星第一次將柔性屏運用在量產(chǎn)設備上,但整個設計還比較突兀和生硬,更多是為了凸顯其差異化。
到了 2015 年的 MWC 展會上,三星正式推出了 Galaxy S6 Edge,此時曲面屏已經(jīng)發(fā)展到了屏幕左右兩側均為弧面的形態(tài),還首次作為主打產(chǎn)品推出,但早期仍然遇到了供不應求的問題。
要說真正接近完美狀態(tài)則要等到 2016 年的 Galaxy S7 edge 了。這款手機不僅是屏幕,連背部玻璃也采用了曲面設計,這讓曲面屏和機身融為一體,金屬倒角部分不會再有割手感,之前容易夾頭發(fā)的中框縫隙也得到了解決,還進一步降低了弧面的誤觸率。
所以對于折疊屏來說,想要發(fā)展到大眾用戶都滿意的形態(tài),大概也需要經(jīng)歷一個從試水到成熟的階段。
目前我們的疑慮主要還是在重量、厚度等這些關系到實際體驗的指標上,市面上其它折疊屏手機在這兩點上就做得不太理想。
而折疊屏本身又能解決哪些痛點需求,或是創(chuàng)造新的應用場景,也是三星需要回答的問題。
來自彭博社的消息稱,三星初期計劃是先量產(chǎn)至少 100 萬臺折疊屏手機,這個數(shù)量顯然比千萬級別的 Galaxy S 手機要低得多,可見三星對于首批折疊屏手機的量產(chǎn)也非常謹慎,而新工藝也必然會遭遇到供應短缺等情況。
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是定價。多個消息源稱,這款折疊屏手機的價格將會在 1000 美元左右,甚至會接近 2000 美元,所以肯定不會比現(xiàn)在的 iPhone XS Max 要便宜,也會成為三星有史以來最貴的手機。
一名業(yè)內(nèi)人士就表示,這款手機初期的目標人群大概會是那些 40 多歲的男性商務人士,他們更愛大屏,對多任務處理有高需求,也能夠擔負起這款設備的高定價。
但創(chuàng)新技術必然離不開更高的成本,愿意為之掏錢的人,其實也是認可了新技術背后所蘊含的價值。面對智能手機行業(yè)增長乏力的現(xiàn)狀,以及步步緊逼的同行對手,三星自己也急需一次新的改變。
電子發(fā)燒友App












評論